會計人必須掌握的194個常用會計分錄
4.農副產品收購(1)自營收購①按實際支付的農副產品價款借:商品采購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②計算收購的應稅農副產品應交納的產品稅等借:商品采購貸:應交稅金③農副產品驗收入庫,按農副產品收購價款和應交的產品稅等借:庫存商品貸:商品采購(2)預購
①發放預購定金時,按實際發放金額借:預付帳款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②收到預購農副產品,按農副產品價款借:商品采購貸:預付帳款補付不足貨款借:預付帳款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退回多付的貨款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預付帳款③計算收購應稅農副產品應交納的產品稅等借:商品采購貸:應交稅金④農副產品驗收入庫,按農副產品價款和應交納的稅金等借:庫存商品貸:商品采購5.購進商品溢余和短缺(1)購進商品的溢余發生商品溢余時,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借:庫存商品(商品進價)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②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借:庫存商品(商品售價)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貸:商品進銷差價(商品售價大于進價的差額)
查明原因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①屬于自然溢余,作營業外收入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貸:營業外收入②屬于供貨單位多發商品,本企業同意補作購進,補付貨款時,按補付金額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貸:銀行存款③屬于供貨單位多發商品,本企業不同意補作購進,應按溢余金額減少庫存商品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貸:庫存商品同時,將溢余商品作為代管商品處理。
(2)購進商品短缺與損耗①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報經批準轉銷的短缺及損耗,應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短缺金額)
貸:商品采購(商品短缺金額)
查明原因后,分別處理:
②屬于應由供應單位、運輸機構、保險公司或其他過失人負責賠償的損失借:應付帳款(或其他應付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③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應將扣除殘料價值和保險公司賠款后的凈損失轉作“營業外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貸:待處理財產損溢④屬于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報經批準后列作“經營費用”。 借:經營費用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二)商品銷售
1.商品銷售的實現(1)國內銷售①采用支票等結算方式,按商品售價借:銀行存款貸:商品銷售收入②采用委托銀行收款、異地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發出商品時支付的代墊運雜費,借:應收帳款貸:銀行存款辦妥托收手續時,按商品售價借:應收帳款貸:商品銷售收入收到商品價款及代墊的運雜費時,按實際收到帳款借:銀行存款貸:應收帳款③采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收到購貨方開出并承兌的商業匯票時,作為銷售實現借:應收票據貸:商品銷售收入商業匯票到期收回貨款借:銀行存款貸:應收票據如在票據到期前,持匯票向開戶銀行申請貼現,取得銀行貼現款時借:銀行存款(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息后的凈額)
借:財務費用(貼現息)
貸:應收票據(票面金額)
④零售商品銷售,每日營業終了將銷貨款送交銀行借:銀行存款貸:商品銷售收入(2)出口銷售①出口商品收到運輸部門的有關單據并向銀行辦理交單借:應收帳款貸: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出口商品銷售成本借:商品銷售成本貸:庫存商品②出口商品應退的稅金作為沖減出口商品銷售成本處理企業每月計算應退的退稅收入借:應交稅金貸:商品銷售成本收到退稅款時借:銀行存款貸:應交稅金③商品出庫后到辦妥運輸手續前發生的費用作為經營費用,按實際發生額借:經營費用貸:銀行存款④收到銀行的結匯水單借:銀行存款貸:應收帳款⑤期末按國家外匯牌價折合人民幣而發生的匯兌損益,記入“應收帳款”和“匯兌損益”科目⑥按合同規定應付國外的傭金直接認定到商品的傭金,借:商品銷售收入貸:應收帳款(或應付帳款)
不能直接認定的累計傭金借:經營費用貸:銀行存款(3)分期收款銷售①發出商品時,按商品進貨原價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貸:庫存商品②每期銷售實現時借:應收帳款等貸:商品銷售收入③計算出本期應結轉的銷售成本(按全部銷售成本與全部銷售收入的比率計算)
借:商品銷售成本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2.商品銷售退回、折扣與折讓(1)商品銷售退回①本月發生的銷售退回,不論是屬于本年度還是以前年度銷售的,均應沖減本月的銷售收入。
借:商品銷售收入貸:銀行存款(或應付帳款)
②如已結轉銷售成本的銷售退回,還應同時結轉銷售成本借:庫存商品貸:商品銷售成本(2)商品銷售折扣與折讓
①發生銷售折扣與折讓時借:銀行存款(應收帳款扣除折扣與折讓后的金額)
借:銷售折扣與折讓(折扣和折讓金額)
貸:應收帳款(應收帳款全額)
②結轉銷售折扣與折讓借:本年利潤貸:銷售折扣與折讓3.商品銷售成本結轉
(1)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毛利率法、后進先出法等方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借:商品銷售成本貸:庫存商品(2)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在商品銷售時按商品售價結轉銷售成本借:商品銷售成本貸:庫存商品月份終了,可以采用綜合差價分攤法或分類分柜組分攤法計算分攤商品進銷差價借:商品進銷差價貸:商品銷售成本
(三)商品儲存1.商品調價(1)調整商品進價商品進價的調整,一般不再調整庫存商品的價格和進銷差價,故可不作會計分錄。
(2)調整商品售價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調價時可不作會計分錄,商品銷售時按調價后的價格反映銷售收入。
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調高售價的差額相應調增庫存商品借:庫存商品貸:商品進銷差價調低售價的差額相應調減庫存商品借:商品進銷差價貸:庫存商品2.商品削價(1)提取商品削價準備的企業
①提取商品削價損失準備時,按實際提取的金額調整商品銷售成本借:商品銷售成本貸:商品削價準備②用提取的商品削價準備彌補商品削價損失(指已銷商品的售價低于進價的差額)
借:商品削價準備貸:商品銷售成本(2)不提取商品削價準備的企業,發生的商品削價損失直接在當期的損益中體現。
3.庫存商品溢余和短缺(1)商品盤點溢余在發生商品盤點溢余時,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借:庫存商品(商品進價)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②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借:庫存商品(商品售價)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貸:商品進銷差價(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
報經部門批準后,作沖減“經營費用”處理借:待處理財產損溢貸:經營費用(2)商品盤點短缺發生商品盤點短缺時,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①采用進價核算的商品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貸:庫存商品(商品進價)
②采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商品進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
貸:庫存商品(商品售價)